关注:

 

《河南法治报》:秉持初心 倾心解决烦心事

发布时间:2024-12-19 10:14:00


本报南阳讯(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文卿 通讯员 焦典范)昨日,社旗县法院赊店法庭法官通过判后答疑,辨法析理,成功促成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当事人主动退还彩礼及三金。双方纠纷尘埃落定,彩礼返还之争终于化解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
此前,杨某与李某经人介绍相识,并于今年2月订婚。杨某向李某交付8.8万元彩礼和价值3.9万元的金饰。交往期间,杨某又陆续向李某转账1.58万元用于购买衣服、礼物、手机等物品。后双方因琐事产生矛盾,不再交往。因彩礼返还事宜协商未果,杨某遂诉至法院。

受理该案后,为妥善化解矛盾,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。杨某认为,双方不再交往,李某理应退还彩礼及交往期间节日转账、礼物等花费;李某则认为交往期间转账、礼物等花费系赠与行为,是维系感情需要,不应返还。双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未能达成一致调解意见。法院依法开庭审理,判决被告李某返还原告杨某8.8万元彩礼款及黄金首饰。

判决后,为更好实现定分止争的目的,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明理,尤其对双方争议的彩礼认定范围进行了释明,逐渐打开了当事人的心结。最终,被告与承办法官联系,表示愿意接受判决结果。

12月12日,双方当事人来到社旗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。在法官的见证下,李某当场退还了彩礼款及黄金首饰,此案也实现了案结事了。

点评

悠悠百姓事,事事非小事。社旗县法院法官充分发挥判后答疑作用,促进双方定分止争,实现了法律规定和风俗习惯的统筹兼顾。

责任编辑:J    

文章出处:《河南法治报》:2024年12月18日 第08版    


 

 

关闭窗口